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第一批次)公示

根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修订)》(皖科基奖〔2020〕16号),经组织申报、各依托单位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现将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A类延续资助)、青年项目(A类)、青年项目(B类)、青年项目(C类)及面上项目的拟立项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期间如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项目持有异议,请以真实身份向省科技厅书面反映并提供相应材料。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书面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异议超出公示期限的不予受理。

请各相关依托单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提供省基金项目实施的条件,保障项目负责人实施省基金项目的时间,并及时登录科技大脑(https://kjdn.ahinfo.org.cn/portal/#/portal),再次确认项目单位基本信息,重点核实单位类型、组织机构代码、法人名称、法人证件类型和法人证件号码以及单位银行开户行、户名、账号等信息,确保无误。

请各项目依托单位组织拟立项项目负责人登录科技大脑于9月5日前完成预填写项目任务书,并于9月7日前完成预填写项目任务书的审核工作。

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研条件处:0551-65370087、65370282、62655036;

省科技厅科技安全与监督诚信处:0551-62679282;

省科技厅机关纪委:0551-62659375;

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0551-62999803;

技术支持电话:13023098652、13155113928。

通信地址:合肥市包河区安徽路1号省科技厅

邮政编码:230011

附件: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表(第一批次).docx

2025年8月29日

附件

2025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拟立项项目表

(第一批次)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托单位 负责人
一、青年项目(A类延续资助)(原杰青延续资助项目)(10项)
1 多参数光量子精密测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侯志博
2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光致产生机制的深度解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查王妹
3 金属及氧化物非晶纳米材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洪勋
4 疼痛多因素调控的神经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晋艳
5 基于CRISPR-Cas12a的城市污水流感病毒原位实时监测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东风
6 人工智能时代基于数据要素的平台供应链运作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郭晓龙
7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端装备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王刚
8 穿梭活细胞的蛋白质化学探针 合肥工业大学 李宜明
9 钢铁与有色资源协同利用 安徽工业大学 龙红明
10 IDH2琥珀酰化介导肝内胆管癌免疫抑制代谢微环境重编程的机制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王嘉倍
二、青年项目(A类)(原杰青项目)(54项)
1 基于纳米孔电化学的单分子时间组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蒋杰
2 高分辨软X射线探测成像芯片研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胡芹
3 二氧化碳大温跨热功转化循环理论与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石凌峰
4 基于光量子模拟器实验研究马约拉纳零模的特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孙凯
5 面向下一代国产“碳卫星”的全球碳盘点关键技术研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成歆
6 机制研究驱动的有机硼自由基反应开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凤莲
7 离子精馏提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蒋晨啸
8 强关联过渡金属氧化物电催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周仕明
9 复杂环境下火安全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抑制原理与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胡伟兆
10 自适应热辐射调控机制与低碳热管理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斌
11 高温超导体和拓扑超导体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闫亚军
12 卫星量子密钥分发载荷及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杨
13 面向人-集群交互的协同决策机理与智能增强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马麒超
14 逆转录转座子沉默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福东
15 骨髓造血系统的衰老特征及其对髓系肿瘤生物学的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清清
16 靶向肿瘤微环境以增强基于NK细胞的免疫治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毅
17 灵巧手跨尺度精细操作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金虎
18 细胞原位冷冻电镜成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长路
19 金刚石量子传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孔飞
20 多模态数据驱动的信用风险可信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钊
21 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多物理场AI自动设计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佳宁
22 基于L-函数解析理论与素数分布的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吴小胜
23 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中国典型流域碳资源评估与预测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宣蔚
24 面向通用电子载荷的相变薄膜电磁重构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桑磊
25 氢能源电催化材料及技术应用 合肥工业大学 郑亚荣
26 高速光传输系统多维信号损伤补偿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陈斌
27 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超精密制造长效润滑方法与精准调控 合肥工业大学 徐玉福
28 单原子纳米酶在水果包装膜中的保鲜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刘长虹
29 强磁场调控电催化反应过程及其机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胡林
30 等离子体辅助的全氮聚合材料合成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王贤龙
31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洋
32 新型毒品运动戒治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陈焱焱
33 聚变装置面对等离子体钨铜部件原位服役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朱大焕
34 新型显示用超细间距芯片键合材料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宫艺
35 面向聚变装置关键部件的焊接残余应力精准预测与调控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刘志宏
36 MXene基微型氧化还原电容器设计与制备 安徽大学 胡海波
37 半导体光电材料电荷定向迁移与分离的微观机理研究 安徽大学 李士阔
38 保结构随机拟插值的构造理论及其应用 安徽大学 高文武
39 介观金属态氢电催化材料 安徽大学 徐坤
40 非线性不确定性多智能体系统协同与博弈理论及应用 安徽师范大学 王佩君
41 水稻根际高效解磷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与调控途径 安徽农业大学 孙瑞波
42 出生队列平台驱动的妊娠期母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儿童认知发育的病因关联与风险防控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黄锟
43 杀伤性淋巴细胞免疫失能的代谢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丛靖婧
44 糖脂代谢紊乱调控妊娠子宫功能的关键机制与干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尹宗智
45 核孔蛋白与肝纤维化 安徽医科大学 徐涛
46 模糊奇异摄动系统分析与控制 安徽工业大学 汪婧
47 磁化微波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模式调控 安徽工业大学 陈兆权
48 战略性关键金属熔盐电化学分离与提取 安徽工业大学 华中胜
49 深部工程岩体动静耦合失稳诱灾机制及防控技术 安徽理工大学 殷志强
50 贸易冲突背景下中国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效果及经济韧性提升机制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 崔连标
51 基于萜类合酶的功能多样性探究皖产茅苍术和白术倍半萜成分差异的分子机制 安徽中医药大学 查良平
52 角膜缘干细胞的生理与病理调控机制 蚌埠医科大学 李名森
53 代谢重编程与肿瘤靶向治疗 安徽省立医院 左学良
54 脑胶质瘤合并癫痫的超声精准治疗与神经调控 安徽省立医院 王飞
三、青年项目(B类)(原优青项目)(56项)
1 规模化繁育背景下农产品企业的主播选择策略与政府引导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徐小平
2 鲍曼不动杆菌中多胺调控细菌耐药和生物膜形成的分子机制 安徽大学 汪娜
3 基于界面耦合特征的齿面动态磨损机理与齿轮动力学行为研究 安徽大学 刘先增
4 低碳化燃煤过程中战略性关键元素的赋存与富集机理 安徽大学 汤泉
5 电位-空间双敏感荧光探针寿命成像分级评价轴突退化与修复 安徽大学 张瑞龙
6 “军士-士兵”策略驱动受体螺旋纤维组装构筑高效光伏器件 安徽大学 余志鹏
7 射频集成电路先进封装系统的多物理场精确建模和高效仿真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牛凯坤
8 木质素高效降解真菌底盘细胞构建 安徽大学 刘娟娟
9 面向环保橡胶防老剂制备的Cu基光热催化体系构筑及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柏家奇
10 拓扑材料中的等离激元效应的研究 安徽大学 姜宇轩
11 不相容可观测量的联合均值估计 安徽大学 许振朋
12 静磁场通过铁死亡途径促进替莫唑胺抑制脑胶质瘤的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田小飞
13 基于光量子体系的非厄米临界现象实验研究 安徽大学 王坤坤
14 面向太阳能直接制氢的多元硫属光催化剂的表面晶面设计、精准制备及性能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伍亮
15 二维钙钛矿单晶缺陷态发光机理与动态光色调控 安徽师范大学 赵春一
16 蜘蛛神经系统演化和行为调控机制 安徽师范大学 靳鹏宇
17 几类动理学方程解的性态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刘吕桥
18 基于环丙沙星适配体三级结构的配体识别机制与应用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郑路倩
19 宿主因子ZNF313通过泛素化-自噬协同通路抑制A型塞内卡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李亮
20 实蝇定位寄主的视觉分子机制:柑橘大实蝇与橘小实蝇的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王耀辉
21 乙烯调控绿肥稻田土壤固碳与甲烷排放的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周国朋
22 基于泛基因组和人工智能构建猕猴桃-溃疡病菌分子互作网络 安徽农业大学 黄跃
23 载药外膜囊泡靶向抑制细菌感染 安徽农业大学 曲少奇
24 大豆谷氨酰tRNA还原酶促进根瘤血红素高效合成的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王龙龙
25 玉米淀粉合成的关键调控基因挖掘及机制解析 安徽农业大学 武健东
26 基于跨尺度微纳加工的水凝胶机器人 安徽医科大学 杨润怀
27 钙网蛋白CRT依赖 “结构双模块”介导肿瘤和神经细胞交流促进胰腺癌神经侵袭的分子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盛伟伟
28 昼夜节律紊乱介导中性粒细胞线粒体动力失衡在酒精相关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魏小丽
29 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环境流行病学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程健
30 异位骨化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阚晨
31 胶质瘤原位治疗新策略 安徽医科大学 代兴亮
32 早期胚胎发育阻滞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梁丹
33 PYGB介导IGSF8内体循环重塑胆管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王章定
34 白念珠菌通过“口-肠-肝轴”加重酒精性肝病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张茂
35 共性调控枢纽LECT2-PHB2-NETs信号轴驱动肝损伤的新机制及靶向药物筛选 安徽医科大学 徐洪海
36 皖药断血流中新型岩藻糖基转移酶的多组学定向挖掘及催化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浦香东
37 胶质细胞与脊髓损伤 安徽医科大学 程里
38 心肌纤维化的表观遗传修饰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陶辉
39 肝脏Rab蛋白调控机体脂质代谢稳态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陈亮
40 核电用陶瓷纤维组装体制备及其声热功能服役数据增生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吴操
41 临氢环境下奥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磨损机理与防护 安徽工业大学 夏文真
42 氨掺烧超细煤粉的燃烧稳定性与NOx减排协同调控机制 安徽工业大学 陈萍
43 钢渣中磷铁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 安徽工业大学 吕宁宁
44 共价有机框架键合多硫化锂调控及其催化转化机制 安徽工业大学 徐杰
45 氢还原铁粉表面梯度纳米化与合金元素协同扩散 安徽工业大学 吴朝阳
46 深部冲击叠加效应下含瓦斯煤多场耦合响应特征及突出失稳机制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涂庆毅
47 多源遥感与物理模型协同的长江源冰川变化差异响应机理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张震
48 “难成药”致癌蛋白MYC的可口服“隐藏式”小分子抑制剂 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晓东
49 组蛋白H4K92乳酸化修饰调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蚌埠医科大学 朱鑫星
50 基于合成生物学策略的雪莲优质细胞系创制 安庆师范大学 吴振映
51 基于光场成像的煤矿井下场景增强方法研究 安庆师范大学 刘德阳
52 复杂条件地下工程围岩分阶段完整控制机理 安徽建筑大学 潘锐
53 星形胶质细胞代谢重塑的蛋白稳态调控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安徽省立医院 戎玉罗
54 聚变堆高温超导ReBCO多芯材料的特性表征与性能改进方法研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张展
55 具身世界大模型构建与交互机制研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王敏
56 基于实验模拟的火星等离子体云成因分析及其对探测任务通信系统干扰的综合应对技术研发 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 张逍
四、青年项目(C类)(原青年项目)(349项)
1 孕前-孕期母体氨基酸代谢谱动态演变及高蛋白饮食暴露对子代心脏损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机制解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雨逍
2 从组织病理学图像预测乳腺癌铂类药物敏感性的深度学习框架:迈向精准肿瘤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倩
3 手性诱导非互易量子关联和纠缠的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恩泽
4 富气体-尘埃环境中黑洞潮汐瓦解恒星事件的多波段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义博
5 高光谱成像大气CO2动态反演与排放溯源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超
6 面向废旧电池高效提锂的COF膜水合通道的精密构筑及分离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窦鹏佳
7 基于多场耦合的梯度氢键结构湿气发电材料设计及其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程燕
8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混合故障表征与风险检测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钧琦
9 耐醇双极膜制备及其共沸物分离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闫军营
10 磁性原子插层 TaSe₂NbSe₂体系磁性与自旋电子结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站锋
11 基于强化学习的储存环注入过程优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楚涵
12 基于电激发瞬态吸收光谱的新型LED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波
13 面向算力芯片供电的高密度电源管理芯片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苑竞艺
14 TEM 数据逆时电磁偏移成像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夏彤
15 气溶胶对地表太阳辐射及陆地生态的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玉杰
16 光响应高分子界面材料的动态调控及转移印刷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梁烁丰
17 远距离被动非视域成像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文文
18 基于氮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锂硅负极全固态电池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熊冰清
19 开发高通量双组学成像技术揭示ecDNA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空间演化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守振
20 面向地震救援的大范围环境机器人主动重建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煜
21 基于分布式声波传感的城市浅地表多尺度结构成像与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博
22 复杂数据下基于预期短缺回归的尾部风险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月
23 碳化钒氧化钒电极界面可控构建与原位同步辐射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鹏军
24 极端天气事件下旅游风险信息流扩散、游客行为响应及调适策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晶
25 AIGC图像检测与可解释性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龚涛
26 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增强的可信用户决策推荐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超
27 基于多模态生成模型的区域降水临近预报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石军
28 结晶偶氮苯小分子光、热响应相转变与聚合物微区拓扑结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清
29 发展临时结构支撑策略用于合成修饰胰岛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锐
30 机理驱动的智能船舶交互式避碰决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程博
31 微柱腔耦合碳化硅双空位色心的制备和荧光增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周继阳
32 动态优化决策的混合智能模型与算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洋
33 高维非平稳空间面板数据的统计推断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侯丽
34 剪切变硬材料的仿生结构设计及其力热耦合防护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帅
35 分子筛介导放电等离子体去除废水中新污染物的界面反应机制及性能调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邓若愚
36 石墨层间扭转调控离子扩散行为致力于快充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魏云虹
37 碳基催化剂强化高锰酸钾氧化有机污染物中质子耦合电子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旭旭
38 面向精神障碍智能化诊断的受扰脑电特征建模与跨站点泛化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舒润
39 电子储存环EUV光源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董自强
40 信息物理系统中抗欺骗攻击的量化控制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源
41 微纳塑料污染下土壤-根系微区域的磷动态调控机制及多尺度建模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吕亚萍
42 轨道工程调控铜基催化剂表面水胺吸附平衡促进电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魏聪
43 面向人机协作拣货系统的人机协同调度优化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马中强
44 NIPBL在DNA双链损伤区域的区室化及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徐紫燕
45 多体薛定谔方程的半经典极限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沈舜麟
46 高温稳定双原子催化剂的精准构筑与协同催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飔
47 基于油浸平板衍射透镜的超分辨率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俊
48 基于数字孪生的燃料电池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孙震东
49 面向大温升非共沸高温热泵的多级气液调配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黄一晟
50 重载频启耦合下重卡燃料电池的退化行为与靶向调控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孙誉宁
51 太阳能驱动膜蒸馏集成系统实现海水间接电解制氢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伟
52 水杨酸早期响应基因SITs协调植物免疫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孔梦娟
53 C2orf69缺陷导致线粒体相关罕见炎症性遗传病的机制探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瑞博
54 含有多重poly(A)尾的mRNA药物构建与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滕续聪
55 依托墨子巡天望远镜研究特殊光变活动星系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任国伟
56 TMDCsSrTiO3复合体系物态性质调控的界面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黄辰曦
57 仿生混合结构的隔热承载一体化防护机制及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潇
58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阳极界面微环境调控的工况同步辐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秀秀
59 时域干涉刺激调控帕金森病运动功能及脑网络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艳明
60 配位-氧化重构诱导Fe-O-M键网络精准组装与氟特异性捕获稳定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超文
61 原位AFM-IRFEL研究单原子密度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表面*OH覆盖度的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马沛宇
62 纳米线超表面的非局域模式研究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东
63 基于扩散模型的域适应CT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彭成涛
64 黄精多糖靶向BMPR1A驱动骨钙素介导的骨-脑-肌肉轴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李雪影
65 基于多主体交互响应的输-配-微电网弹性恢复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张涛
66 界面与能带工程协同调控AgSbSe2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性能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万山红
67 气候灾害频发冲击下粮食种植结构调整机制与粮食安全效应评估 合肥工业大学 王美知
68 基于IoT数据驱动的认知症照护专区空间交互机制与智能优化建模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詹慧
69 历史街区夜间光景的人因工效评估与智能优化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孙霞
70 基于单光子量子探测的中红外高分辨率深层容积成像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升
71 量子限域效应调控的磷化铟表面量子点气体传感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魏诗语
72 面向新型存储架构的键值分离优化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晓亮
73 仿酶NiFe双核光催化剂的路易斯酸位点调控及CO2转化动态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胡阳光
74 基于场景-感知数据协同扩展的智能汽车机非交互风险辨识能力增强方法 合肥工业大学 郑玉冰
75 复杂约束下太空物流网络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谢睿达
76 开放文本条件下的鲁棒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赵志伟
77 基于活性氧效应的冷白光促L-Arg生成过氧亚硝基机制 合肥工业大学 倪永升
78 车路协同下双电机电动汽车速度转矩动态耦合的生态驾驶策略 合肥工业大学 李捷
79 数据要素配置视角下数字政府建设驱动企业创新跃迁的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李辉
80 大吨位压力机双电机耦合驱动高能效匹配设计与节能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金瑞
81 面向多无人机救援的地-空协同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涛
82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高速铁路桥梁震后行车功能快速评估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刘丽丽
83 大功率晶闸管聚变中子辐照损伤量化表征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仝玮
84 基于强化学习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无模型逆最优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赖静
85 电-热-力耦合下车载锂离子电池SOH动态时间尺度估计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吴慕遥
86 基于数据驱动的电液主动转向系统全工况多目标优化及个性化控制机理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崔滔文
87 辅助移动通信的智能超表面频率可重构滤波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梁竟程
88 多元威胁作用下的供热系统级联故障机制及韧性评估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毛丁
89 静动荷载作用下固体废弃物预制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及承载特性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刘善伟
90 Mahler测度若干问题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陶正宇
91 粒径优化与缺陷诱导的FLP协同的耐硫铂基催化剂构建及加氢含硫芳硝基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张浩
92 基于河流泥沙形貌特征的颗粒沉降规律及颗粒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刘杰卿
93 金属氧氮化合物应变工程与水氧化性能提高的理论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兰珍云
94 Robotaxi规模化应用下网约车市场结构重塑与多目标协同决策研究——基于结构估计方法 合肥工业大学 廖维君
95 侧面柱碰撞下新能源汽车仿生负泊松比超材料电池箱吸能机理及优化设计 合肥工业大学 龚超
96 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多目标指向性分割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惠天瑞
97 可用于激光显示技术的无散斑可调谐光源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方昱玮
98 基于相干模态分解的菲涅尔衍射计算光谱仪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陈创创
99 联邦学习下的高维变量选择及错误发现率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周佳
100 面向云计算的多模态医疗数据安全检索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童秋云
101 基于多智能体学习的检索增强大模型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张涛林
102 伪序半群序和构造的若干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 王云天
103 DOM-Mn(Ⅲ)络合物介导水中胺类药物转化的级联电子转移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李辰轩
104 直接氨氧化细菌-生物炭协同强化黑臭水体氮素削减的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付贤钟
105 基于CN-BLG(f1-8)超分子动态组装行为的油凝胶乳液剪切耐受机制 合肥工业大学 冯然
106 电动车辆单踏板意图解析与车身姿态响应耦合机理及纵垂向协同安全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贺泽佳
107 基于生命期成本优化的部分复位支撑框架智能化设计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永玮
108 考虑人口负增长的安徽城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智慧交通设施评估优化 合肥工业大学 王世广
109 ALDH3A1调控食管癌中CD8+ T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孔帅
110 机器学习融合原位大数据的原子级电化学微观动态智能解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宋宗银
111 质子辐照下MAPbBr₃钙钛矿材料离子迁移动力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钱微
112 基于氧配位单原子位点的电催化H2O2合成与原位解锂耦合体系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徐晖
113 3d过渡金属亚铁磁异质结中轨道霍尔矩效应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汤爱华
114 等离子体放电条件下高温超导磁体电感演化对失超探测的干扰机理与补偿优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代天立
115 连续流电化学分离技术驱动废旧锂电池浸出液有价元素绿色提取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欣源
116 新型可控溶解纳米二氧化硅对水稻稻瘟病的绿色防治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李文超
117 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动态范围空间外差成像光谱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汪钱盛
118 基于无机层状离子交换剂的锶钇高效分离方法与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世昌
119 聚变堆液态锂铅包层多场耦合氚增殖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小康
120 EAST上弹丸消融云的三维沉积及其影响等离子体输运行为的物理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黄佳
121 聚变堆电源系统功率流特征及混合重构方案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田贇祥
122 基于强度噪声抑制激光外差光谱大气HF廓线探测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李竣
123 基于无反射天线的无人机导航共口径阵列关键技术研究 安徽大学 陈晓明
124 面向数据分布变异的动态自适应肌电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李心慧
125 共价三嗪框架聚合物材料助力高性能水系锌碘电池 安徽大学 王睿
126 动态安全约束下氢-电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实时优化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李民策
127 供应链金融纾困企业债务违约:影响机制、溢出效应与异质性 安徽大学 凌润泽
128 面向稀疏投影的热斑X光三维重建方法研究:锥束几何与深度学习融合路径 安徽大学 滑蕊
129 PHD-ZnH2互作别构调节RAG重组酶活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袁园
130 动态载荷下双直线电机进给系统精密同步控制研究 安徽大学 王立俊
131 融合病害机理模型与扩散模式的小麦条锈病遥感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阮超
132 基于馈电系统散射特性的相控阵宽角域带内RCS减缩机理研究 安徽大学 李盼
133 基于数字足迹行为大数据的信用风险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夏平凡
134 小样本范式下水稻害虫可解释流行推演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焦林
135 数字技术驱动的财产犯罪治理研究——演化特征、治理效果与预测建模 安徽大学 江鸿泽
136 机器学习驱动Na-M-X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优化设计和离子扩散机理研究 安徽大学 姜明
137 东道国技术打压对“小巨人”企业全球生态位跃迁的影响机理研究 安徽大学 操友根
138 时空调制诱导非互易声涡旋的产生机理及传播特性研究 安徽大学 刘春霞
139 面向具身智能场景的多部件复杂物体数字资产生成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汪浩文
140 连续超光栅赋能高性能微波器件的设计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王超
141 企业气候风险的碳锁定效应及其全生命周期解锁路径研究 安徽大学 汪顺
142 单晶外延笼目结构磁性多层膜的磁电输运特性及调控研究 安徽大学 祁杰
143 面向多域协同的工业物联网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王凤群
144 数据安全共享架构下的多风电场协同监测、预测与优化调度研究 安徽大学 吴振宇
145 基于特征边界条件的求解无限区域问题的高精度运动网格方法 安徽大学 李越
146 3D打印折纸结构石墨烯基气凝胶超材料及宽频可调吸波机理研究 安徽大学 马文乐
147 共价三嗪框架纳滤膜智能调控同步实现锂离子高效提取和膜污染控制研究 安徽大学 李媛
148 氧化锆界面工程增强酸性介质中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 安徽大学 范佳
149 基于硅基工艺的毫米波相控阵前端电路复用技术研究 安徽大学 徐涛涛
150 面向生物多样性的细粒度零样本物种识别研究 安徽大学 刘曼
151 面向柔性智能电子皮肤的低功耗可拉伸光电突触器件研究 安徽大学 李庆轩
152 税收优惠驱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聚束研究 安徽大学 张浩天
153 eVTOL用永磁电机匝间短路电流协同抑制技术研究 安徽大学 王润宇
154 气体动力学方程的高阶保结构混合WENO格式 安徽大学 宛一飞
155 富镧铈RE-Fe-B烧结磁体相组成与DyTb晶界扩散动力学的关联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陈昊
156 基于马尔可夫机制转换跳-扩散系统的随机线性二次Nash微分博弈问题研究 安徽大学 吴凡
157 基于超表面的全光多通道卷积加速器研究 安徽大学 付伟伟
158 高内涵电化学发光显微成像技术用于神经细胞通讯的多元信号研究 安徽大学 朱慧
159 限域结构中三维磁斯格明子管的电调控研究 安徽大学 蒋佳良
160 视觉-文本跟踪的语义优化与特征协同鲁棒性方法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周泽
161 不确定量化下固态电池循环寿命可信预测与充电策略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陈闻鹤
162 共价有机框架仿酶催化口袋的构筑及光催化CO2还原为CH4性能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王新新
163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超凡对数临界相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孙亚男
164 辛基异噻唑啉酮的甲状腺内分泌干扰效应和机制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唐丽珠
165 卟啉酞菁基三维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钠-氯气电池性能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杨西亚
166 非交换非结合Hardy空间的边值问题及Gilbert猜想 安徽师范大学 李勇
167 融合多模态遥感与深度学习的安徽省城市湿地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卓伟
168 基于食细菌线虫生物削减典型抗生素抗性细菌基因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杨亚宁
169 仿酶型共价有机框架电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安徽师范大学 柯思文
170 链霉菌磷脂酶D界面识别区域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型磷脂合成的功能调控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胡荣康
171 多元交通驱动的病毒传播建模与机理分析及其防控策略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陈杰
172 “非晶核晶体壳”型碳酸盐矿物的微生物诱导形成与结构调控 安徽师范大学 张宠宏
173 反应条件下单原子催化剂的自旋态对电催化CO2还原作用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崔煜
174 [60]富勒烯稠合内酯二负离子与1,3-偶极子的选择性环加成反应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音正春
175 磷稳态基因PbSPX1调控梨树抗旱性的功能解析 安徽农业大学 郭国凌
176 基于机器学习和CRISPRCas9的肉牛瘤胃裂解多糖单加氧酶基因挖掘及高效菌株构建 安徽农业大学 邵颖
177 矮化密植梨树幼果簇多视角感知及三维表征解析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武振超
178 HDAC3通过mTOR信号途径调控巨噬细胞自噬缓解鸡沙门氏菌感染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于海亮
179 ABA信号介导PbrMYB123-PbrZF-HD34模块调控‘秋月’梨果肉木栓质合成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邹士成
180 育秧方式影响种衣剂在水稻上吸收与传导性能的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唐秀军
181 外源花青链霉菌CF3调控平菇栽培基质竞争性微生物群落的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陈峰
182 机器学习辅助水产养殖亚硝氮稳定检测机理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王坦
183 SfLola介导脂质代谢调控草地贪夜蛾卵子发生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文靓
184 有限域上最优线性码的构造及其在秘密共享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伍婷婷
185 自加捻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可控制备及强韧性机理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傅晓童
186 毫米波介质透镜天线宽域覆盖下有源极化调控机理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杨绪俊
187 微塑料对设施蔬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陈招兄
188 开放场景下图-文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马文涛
189 水稻OsHST1转录因子介导高温胁迫耐受的分子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夏金球
190 角鲨烯介导低温胁迫下茶树间双向交流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靳洁阳
191 β-紫罗酮抑制UDP-葡萄糖水解调控茶树香叶醇糖苷合成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王婧铭
192 利用Lrp调控网络优化thaxtomin A生物合成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李超
193 铁矿物介导微塑料生态冠吸附邻苯二甲酸酯的过程和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姚时
194 基于生物炭与交替灌溉耦合作用的番茄盐胁迫生理适应与节水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汝晨
195 鲜食草莓果实-机械互作机理与柔性采摘调控策略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安雪
196 面向光学玻璃元件的长效超疏水微纳复合结构模压成型机理及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李肖杰
197 黑杨雄株根际细菌的功能特征及其对雌株抗旱性的调控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陈贝贝
198 绿僵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通过飞蝗Or16受体触发躲避行为的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郑人文
199 水热碳供电子行为驱动土壤Cr(VI)还原和再氧化阻抗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梁宏旭
200 全尺度Beta-SiO2复合分子筛基催化剂精准构筑调控及其驱动纤维素高效定向转化的作用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徐思泉
201 钯催化剂催化秸秆水解糖液转化生成糖酸及构效关系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李增勇
202 ZmNF-YC12-ZmGRF15模块通过参与分生组织发育调控玉米株高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王席
203 SMURF1介导TGFBR2泛素化降解抑制TGF-βGPX2通路调控肝癌仑伐替尼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杨磊
204 工程化嗜酸性粒细胞调控NETs改善心肌梗死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傅雅楠
205 大数据驱动下基于图模态分解算法的空气质量时空多尺度智能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王自成
206 CSRP1通过SUZ12-HDAC3信号轴介导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陶玉林
207 胆固醇酯介导肝脏“炎-脂”环境改变在加重 MASLD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韦冷云
208 自噬相关蛋白ATG9抑制立克次体感染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陈晨
209 乳酸代谢介导Lats1乳酰化修饰调控Hippo-Yap通路驱动肺纤维化的机制及靶向干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蒋吉
210 智能响应型铜基纳米酶水凝胶在烧伤创面菌群稳态重构中的时空精准调控 安徽医科大学 金煦
211 靶标SAMHD1的端粒酶激活剂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和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陈星
212 炎症微环境下ZLN005通过PGC-1α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干预牙周炎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肖雅
213 焦虑延缓七氟烷全麻苏醒的神经环路及其下游细胞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樊炳乾
214 E3泛素连接酶衔接蛋白DCAF10通过调控肝细胞脂肪酸代谢抑制MAFLD发生发展 安徽医科大学 顾伟
215 环氧化物水解酶1通过戊二酸-ARF1途径调控肝脏mtDNA稳态及脂质代谢平衡 安徽医科大学 赵雨欣
216 NSUN2介导的Gls mRNA m5C修饰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炎性分化加重脓毒症多器官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卫洁
217 基于EABR自组装技术的细菌mRNA疫苗的设计和应用 安徽医科大学 徐有翠
218 基于脂质过氧化的PM2.5高氧化潜势组分致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易伟卓
219 工程化纳米酶介导的氧化应激级联增强用于肿瘤协同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 秦佳琪
220 安徽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生态位特征、人群感染的前瞻性队列及溢出风险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陈津津
221 数据-模型双驱动的变曲率柔性针设计及精准穿刺关键技术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张非凡
222 基于NETs-S100A9-PANoptosis轴研究CMPK2调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管昕
223 MED8介导THEMIS2通过SAAL1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胶质母细胞瘤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杨志豪
224 miRNA-122响应型智能碳点诊断体系的构建及肝损伤动态监测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蒋磊
225 配体功能化金属抗癌催化剂协同增敏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吕梦迪
226 基于肠-脑交互研究胆汁酸代谢对长时程短链脂肪酸饮食改善A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孙岩
227 PU.1抑制关节炎中RELM-α+胚胎来源巨噬细胞对关节稳态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方亦龙
228 自适应隐身通信一体化超表面天线的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廖大双
229 下丘脑背内侧核DHRS1在抑郁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李须逸
230 基于黑色素设计的天然温敏型水凝胶双重负性调控DAMPs缓解银屑病炎症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陈昊
231 流体力学智能仿真技术无创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延迟门静脉压力梯度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董丙田
232 TEAD-PAX8轴调控HNF1B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机制研究与靶向药物筛选 安徽医科大学 李旭
233 基于Galectin3Caspase8通路的纳米材料靶向调控荷菌巨噬细胞焦亡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 安徽医科大学 崔煜煜
234 FANCD2突变导致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交叉形成异常引发复发性流产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焦玉莹
235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介导的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陈丹蕾
236 基于DDX5 rG4靶点的的小分子配体筛选以促进DDX5表达并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刘倩倩
237 SREBP1调控微管谷氨酰化在脊髓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坏死性凋亡中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刘言畅
238 鞣花酸及其肠道微生物代谢物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人群发生肝纤维化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秦新生
239 基于线粒体代谢动态景观探究结肠癌转移的调控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解茵茵
240 内侧前额叶皮层ATP通过P2X受体诱导谷氨酸释放激活NMDA受体改善术后谵妄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方攀攀
241 过量对乙酰氨基酚促进MCL1快速降解诱导肝细胞死亡和急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张泽川
242 稳态磁场通过Piezo1介导CaMKIIα相分离调控NLRP3炎性小体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郁彪
243 代谢酶 PFKFB3 磷酸化调控 RelA 转录活性促进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周琲
244 逻辑门控的模块化DNA纳米平台用于靶向降解PD-L1和药物递送 安徽医科大学 汪启伟
245 FMR1介导的Ctnna2稳定性降低在镉破坏血睾屏障动力学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熊永伟
246 SLC29A3调控角质形成细胞激活IFN-γ-CXCL910-CXCR3轴促进白癜风发生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黄贺
247 基于大尺度脑功能网络连接研究“微生物-肠-脑轴”改变与重性抑郁症快感缺失的关系 安徽医科大学 蔡欢欢
248 阿尔茨海默症线粒体相关多疾病风险因素的系统遗传学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安徽医科大学 许璇
249 CNTROB基因缺陷导致中心体异常继而影响精子发生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耿浩
250 基于醛烷基化胺化反应驱动的可电离脂质设计及mRNA-LNP疫苗递送效能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樊连峰
251 孕期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与童年期孤独症样行为变化轨迹关联的胎盘脂质组学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甘虹
252 社会网络舆情演化下的公共卫生应急群体共识动态调控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晏冰
253 城市生命线系统突发风险时空演化机制与韧性提升方法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孙浩
254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康复机器人脑机共融机理及工效优化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李明明
255 智能化转型下的员工创新绩效:人机协作模式非线性影响与优化策略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陈刚
256 面向重载齿轮的复合喷丸强化机理及抗疲劳机制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王子昱
257 逆导型碳化硅IGBT的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刘航志
258 跨尺度异构镁合金晶粒尺寸-织构协同调控与增强增塑机理 安徽工业大学 刘帅帅
259 连续高冲击环境下磁流变浮动缓冲阻抗累积抑制方法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汪辉兴
260 镁合金表面NO催化抗菌-自修复双功能涂层的构建及增效机制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陈燕宁
261 微塑料衍生溶解性有机质释放特征及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影响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申茂才
262 失效三元锂电池硫酸盐协同一步热解的优先提锂及相转化调控机制 安徽工业大学 杨成
263 时变工况下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机理-数据协同自适应建模方法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魏新园
264 非受限干区干湿联合机械通风冷却塔深度控雾节水机理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邓伟鹏
265 摩擦-氧化耦合工况下齿轮油抗氧化性能的数据驱动优化及长效润滑机制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金永亮
266 高架道路多源噪声耦合特性及相位梯度声屏障宽频降噪机理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向磊
267 少标签样本条件下车辆异常轨迹检测与成因可解释性分析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闵祥强
268 盾构下穿作用下埋地管道-土体界面脱空智能感知及成灾机理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王德洋
269 基于CREB5靶点的外泌体仿生诊疗一体化纳米系统的构建及其抗肺癌机制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章俊峰
270 暗物质粒子直接探测的理论计算 安徽理工大学 陈清
271 功能化层状硅酸镍聚硫辛酸离子凝胶阻燃增韧一体化构筑及应用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王靖文
272 密集动态环境下MIMO雷达小样本低复杂度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张学军
273 CO2-碱性水协同驱气增产效应及其微观强润封碳机制 安徽理工大学 李浦瑞
274 深部卸压裂隙网络多场耦合驱动瓦斯抽采靶向调控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王玥晗
275 基于TEV时序裂解技术多尺度解析突触粘附分子Neuroligin-3介导突触重塑的作用机制 安徽理工大学 许娜
276 能量传递与几何约束协同驱动的深部能源开发突水孕育四维成像 安徽理工大学 郑强强
277 多场耦合-循环扰动下废弃矿井压气储能围岩-衬砌跨尺度损伤及预警判据 安徽理工大学 付强
278 电磁耦合体系下颗粒预凝并及磁性滤料表面沉积强化机理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张俪安
279 动态信息扩散模型驱动金属露天矿卡铲协同多目标进化调度技术 安徽理工大学 陈国玉
280 基于大肠杆菌重构1-苯乙基异喹啉的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研究 淮北师范大学 赵明涛
281 原子级精准构筑铜基双原子团簇用于电催化C-N偶联合成尿素 淮北师范大学 邵春风
282 反应条件原位诱导界面重构强化Au 5d带空穴迁移动力学机制研究 淮北师范大学 上官文超
283 肝豆扶木汤通过促进 SIRT2 去乙酰化 ACLY 调控脂质代谢重编程发挥 Wilson 病肝脏保护 安徽中医药大学 杨悦
284 USP5介导PFKP去泛素化修饰驱动糖代谢重编程促进RA“炎症极化”及新风胶囊干预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 文建庭
285 光流控技术在体研究丹参活血化瘀的血液流变学调控机制 安徽中医药大学 邵梦
286 天麻钩藤饮靶向NEDD4介导的GPX4泛素化调控膜磷脂过氧化稳态抑制帕金森病神经退变的机制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 孙洁
287 基于ILC3sIL-22调控MUC2糖基化探讨温清止利法重塑UC肠黏膜免疫-粘液共生稳态的作用机制 安徽中医药大学 张阳
288 核酸适配体介导的毛兰素和阿托伐醌靶向药物协同抗食管癌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 何石明
289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3在着床前胚胎发育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蚌埠医科大学 高迪
290 cAMP介导卵巢癌铂类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蚌埠医科大学 岳威
291 仿生纳米探针双通路协同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重编程及实时监测研究 蚌埠医科大学 张俊杰
292 基于PI3KAkt介导的血小板生成和Th17Treg平衡探讨断血流改善ITP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皖南医学院 宋孝君
293 基于AMPKSIRT1通路介导的“肠-肝”对话研究皖产葛根多糖类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 皖南医学院 吴江平
294 基于细胞起源的肾癌免疫微环境重塑机制及治疗应答优化研究 皖南医学院 王琪
295 基于固态纳米孔的帕金森病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的单分子检测研究 皖南医学院 朱立博
296 强韧型室温自修复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设计及机制研究 安庆师范大学 胡珀
297 恒刚度边界下深部锚固节理岩体剪切蠕变渐进破坏演化机理 安徽工程大学 韩伟
298 高度非线性多切换随机仿射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安徽工程大学 赵颖
299 增材制造Al-Ce-Ca合金的溶质截留效应及强韧化机理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王朦朦
300 高强高韧氧化锆纳米单纤维的可控构筑及力学强化机制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徐臻
301 PbTiO3PDMS复合压电材料的多尺度极性协同取向调控及其机电转化性能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高鑫
302 面向开放场景图像融合的物体重光照处理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鲍中运
303 基于人工智能的晶圆制造良率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聂牧
304 复杂环境下跨域多维信息融合协同的6G低轨卫星车联网干扰信号识别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徐雨晴
305 SiCnw@Si3N4复相陶瓷多尺度构效调控与高温多场耦合性能协同机制 安徽工程大学 尹双
306 基于PorB跨膜锚定机制解析的谷氨酸棒杆菌表面多酶组装平台性能提升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胡孟凯
307 可重构全息表面赋能的感知通信一体化波束赋形方法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朱文博
308 基于极性基元定向组装的小分子有机压电体构筑与机电转换性能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刘军超
309 基于CPTU原位测试的深厚海陆交互地层沉积环境识别与工程特性评价方法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 刘薛宁
310 时空分数阶Schrödinger方程的适定性与散射性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 王森
311 基于超材料理论的TI非饱和土中表面波屏障的减隔振性能及逆向设计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 周鹏
312 考虑颗粒几何形态效应的砂土临界状态特性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 樊猛
313 G-四联体DNAzyme嵌合识别致呕毒素cereulide的分子机制 安徽科技学院 孟静南
314 离子型自由基发生器组装体构建、电子转移机制及光动力学治疗研究 合肥师范学院 王君君
315 橄榄多酚通过肠道微生物-脑轴对光污染诱导抑郁样行为的生物修复机制研究 合肥师范学院 周鹏
316 “空间限域-自内向外”耦合调控下二维磁性材料宽频损耗增强机制研究 合肥师范学院 周俊
317 界面高能氢键定向构筑及其对铝阳极竞争反应的调控机制 淮南师范学院 吕超南
318 浅水通江闸控湖泊越冬东方白鹳对食物资源错配的生态适应机制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 程磊
319 基于多组学解析耐盐产酶菌株驱动的发酵板鸭特征性风味形成机制及代谢网络构建 合肥大学 李小敏
320 演替-季相变化下树种分类与林龄估算协同优化的冠层高度经济高效反演研究 滁州学院 张亚丽
321 MXene磷烯复合材料的致密取向组装机制及储钠性能调控研究 宿州学院 余良浩
322 用于呼出标志物选择性识别的钙钛矿型气体传感器构筑及响应机制研究 宿州学院 秦闻博
323 人工智能使用声誉测量与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动机-能力-环境视角 池州学院 梅文娟
324 带有奇异项的抛物方程组周期均匀化的定量理论研究 亳州学院 孟晴
325 氨氮胁迫下AHLs调控厌氧消化系统性能及抗性基因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安徽新华学院 孔令姣
326 氨基酸类增值肥料调控氮、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作用机制 皖江工学院 程林
327 爆炸焊接母材局部塑性与界面非均匀性的多尺度力学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孙泽瑞
328 面向低空无人机的激光辐照热载荷变形毁伤检测技术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王欢庆
329 基于强化传热与焦耳热复温技术的卵泡高效玻璃化保存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田聪会
330 TGF-β1MffDrp1介导线粒体裂变在睡眠时型诱发肝脏脂质沉积中的作用及机制 安徽省立医院 胡明军
331 仿生血管靶向水凝胶递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杨甜柯
332 内质网相关蛋白HRD1-SEL1L介导STING糖基化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郭利玲
333 原儿茶酸靶向CD147调控组蛋白乳酰化修饰抑制胃癌肝转移的机制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马芳琪
334 模拟机械信号的纳米治疗体系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防治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管海涛
335 生理性膜融合驱动的低免疫原性脂质纳米颗粒平台用于核酸药物精准递送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周汉
336 iMAP技术解析肿瘤微环境中调控B细胞组装第三淋巴结构的靶点及机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从梦情
337 面向AI端侧大模型的DRAM存算一体芯片:架构与映射算法协同优化研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葛梦柯
338 基于能量传输光纤束的全光谱聚光太阳能传输与光场调控机制研究 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 杨洪伦
339 月基熔融挤压耦合聚光加热辅助增材制造铝合金的熔滴行为与性能调控研究 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 陈伟
340 内质网应激感应分子IRE1α调控克氏原螯虾感染WSSV的血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吴翔宇
341 SLG2与OsMADS1互作调控水稻粒型的分子机制研究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郝栖贤
342 天敌昆虫花绒寄甲幼虫毒液蛋白的鉴定、定位与功能研究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尹华阳
343 北太平洋涛动和热带大西洋海温对多年ENSO的协同影响及其在人工智能ENSO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安徽省气象局 孙明
344 淮北平原冬小麦籽粒淀粉形成与积累对孕穗期干旱的响应机制及模拟模型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周始威
345 大别司空山淡色花岗岩的发现及意义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黎训飞
346 IGFBP7-STAT3信号轴靶向调控PGC-1α依赖性脂代谢稳态促进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省新华医院、安徽省儿科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 胡晓薇
347 基于“库-源”理论解析白术“三年成术”的科学内涵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安徽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陈灵丽
348 振荡水柱波能装置水动-透平气动特性及高效获能机制研究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解光慈
349 面向4F² DRAM中低阻硅化镍的嵌入式构筑及界面优化研究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朱洪雷
五、面上项目(236项)
1 AMPA 受体突触膜转运在成瘾记忆唤醒与再巩固中的关键作用及干预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吕心游
2 长寿命窄光谱深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及其激子动力学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崔林松
3 中子星物态方程和超流配对的非微扰量子场论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国柱
4 多倍体肿瘤细胞抑制自然杀伤细胞应答的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余发智
5 硅基氧化镓深紫外光电探测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晓龙
6 囚禁冷离子的超分辨操控的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崔金明
7 合成生物学驱动的抗生素菌渣中林可霉素及抗性基因的削减方法与调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虞盛松
8 基于GPU并行计算的Delaunay网格生成算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仁杰
9 仿生离子膜纳米通道的精密构筑及同价阳离子精准分离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盛方猛
10 氧化还原活性物质驱动微生物脱氮协同增效机理及强化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潘元
11 基于机器化学家平台的数据智能驱动高熵能源催化剂AI模型设计与高通量筛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朱青
12 增材制造低活化钢微纳表面过冷流动沸腾传热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周展如
13 非规则曲面变形智能结构的生成式一体化设计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孙晓昊
14 单细胞多组学联合空间转录组解析胶质母细胞瘤三维微环境异质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旭
15 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系统耦合风险防控与韧性提升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朱伟
16 基于Hubbard模型研究双层镍基高温超导体系中密度波与超导序的产生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朱小宇
17 面向复杂开放场景的三维点云定位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夏彦
18 OsmiR159-OsSPEAR5-OsTCPx模块调控水稻早期花药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陶晋源
19 面向广色域显示的RGBC四基色激光显示系统研制及其色彩管理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朱立全
20 基于少样本的多模态大模型知识增强与推理优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硕
21 面向即时通信系统的智能语音攻防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结
22 基于自由伸缩Talbot干涉仪的单光栅吸收边相衬成像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朝
23 植物根系吸收塑料添加剂的凯氏带阻碍机制及合成菌群强化调控策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胡怡
24 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的结构和抑制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佘继
25 基于可重构平台的稀疏张量加速器结构与软件调度协同优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宫磊
26 PEMFC低传质阻力碳载体构筑及原子有序活性位点设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邵茹阳
27 氧化铪薄膜的原位同步辐射结构演化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董永齐
28 HIV精英控制者T细胞高效识别控制病毒突变的机制及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小龙
29 工业废水中典型芳香类有机污染物降解关键微生物的原位识别与代谢机制解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闵迪
30 跨模态可变形越野地面建模与稳健导航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纪凯
31 基于太赫兹合成孔径成像技术的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厚度检测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冯辉
32 两淮煤田深部煤系气储层CO2地质封存非协调流固势演化及固碳机理 合肥工业大学 侯晓伟
33 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干扰下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尚熳廷
34 使用显微拉曼光谱和透射电镜-能谱研究大气单颗粒的化学组成 合肥工业大学 王明金
35 面向动力装备燃烧室的多尺度湍流-界面-颗粒协同建模与自适应算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周涛涛
36 城市文化资本包容性的形成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朱晨
37 面向精细操作机器人的动态迟滞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浦玉学
38 面向食道压监测的空气弹性双电层电容微压力传感器激光制造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张亚超
39 安徽省高发癌症的多模态因果驱动跨癌种泛癌预测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刘建
40 带电润滑界面微气泡诱发电蚀的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机理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徐洋
41 纳米氧化锆石墨烯双相增强2系铝合金激光增材制造微观组织与强塑性协同调控机制 合肥工业大学 魏培
42 焦耳热闪蒸制备纳米金属@碳纳米管异质结构薄膜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孟凡成
43 湍流和超临界环境下单液滴蒸发、混合和自燃特性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张郁
44 面向半导体加工的Langevin定子超声电机高动态跨尺度精密驱动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李响
45 基于相对运动微分流形的复杂巨星座协同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徐韵
46 面向电网应用场景的机理数据混合驱动数字孪生信道建模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李兵
47 考虑供应链票据市场的企业决策与协调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付红
48 分子-聚集体协同调控构建高效三光子光敏剂用于增强抗肿瘤免疫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郑正
49 混合编码-数据增强协同驱动DMO制MG催化剂双向智能优化及多尺度调控机制 合肥工业大学 杨庆春
50 面向碳中和的氨醇融合燃料着火燃烧机理与双火焰协同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花阳
51 结合水分子化学对金属锂负极的选择性调控机制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魏传亮
52 番茄CRL4泛素化转录因子TCP12调控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 合肥工业大学 苗敏
53 基于荧光凝胶传感器的油炸方便食品中氯丙醇可视化快速检测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董保磊
54 复合光伏通风墙热-电-湿耦合模型及多模式动态优化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胡中停
55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分布式电推进系统多学科耦合建模与协同优化 合肥工业大学 李伟
56 空间站飞行任务规划建模与智能优化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蔡正阳
57 不对称电网故障下跟网-构网型逆变器混联系统的故障穿越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解宝
58 人机协作视域下面向社会化价值创造的群体集成决策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唐孝安
59 仿生茶叶囊泡的miRNA肠道靶向递送系统构建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颜玲
60 带有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反应流体力学方程组的适定性理论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黄丙康
61 高压多金属介质环境下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网络信道建模与部署策略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尹柏强
62 可控气体间隙开关诱导击穿特性与电弧触通维持作用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董冰冰
63 网联场景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能效-寿命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朱仲文
64 基于IL-6H3K27me3途径研究鼠李糖乳杆菌GR-1改善ASD样行为的肠脑轴机制 合肥工业大学 徐毅
65 基于液晶的捷响应柔性太赫兹可重构超表面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邓光晟
66 微型横向热电器件的热电异向输运及动态响应特性调控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孙东方
67 基于机器学习力场的地聚物微-介观破坏机理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丁兆东
68 基于新型国产长波SAR影像的安徽省“地表形变一张图 ”研制与沉陷区智能识别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李水平
69 润滑油与天然碳氢制冷剂协同泄漏条件下的燃爆与抑制机理的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翟瑞
70 供水系统中微塑料驱动抗生素抗性基因迁移的微尺度模拟与界面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刘丽
71 微塑料空间异质介电特性多模态感知与实时分选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黄亮
72 面向低质多模态数据的大模型结构设计及轻量化技术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樊春晓
73 碱土金属Ba掺杂对LaB6单晶热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衍
74 面向芯片缺陷检测的高空间分辨率温度和磁场联合测量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范经纬
75 不确定网络环境下的隐蔽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乔焰
76 基于手性叔膦双重功能(配体路易斯碱)的铜催化协同不对称反应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张子競
77 安徽省地表异质性驱动的多模星载GNSS-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朱勇超
78 产业链网络中科技创新政策的传导效应与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时省
79 基于手性诱导-激子利用协同调控策略实现高性能圆偏振有机电致发光 合肥工业大学 倪凡
80 上肢康复外骨骼刚柔耦合仿人构型与共享交互控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肖飞云
81 两淮深部煤层气储层多尺度缝网重构与导流机制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 王颖晋
82 基于藻类光合-溞类运动综合指示图谱的水质毒性快速准确检测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甘婷婷
83 YSGGEr:GdLuYSGG键合晶体热效应机理及2.8微米超短脉冲激光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会丽
84 SiCfSiC复合材料在液态铅铋环境中的结构损伤演变与腐蚀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杨幸明
85 基于扫描红外遥测的工业源VOCs排放量化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韩昕
86 高性能FeGaAlNi单晶的制备及功能特性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孙孟
87 “反茂铁”型Pd纳米团簇的结构调控及催化苯乙炔半氢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庄胜利
88 亚微米电磁热点的构建及其对生殖样本的SERS检测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鲍皓明
89 V2O3薄膜金属-绝缘体相变的应力调控与机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胡令
90 地下水痕量有机污染物时间分辨荧光现场高灵敏检测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杨瑞芳
91 水系锌电池界面动态重构机制及枝晶协同抑制策略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莫立娥
92 动态目标极限灵敏度单光子成像技术研究 合肥国家实验室 黎正平
93 多重工程化噬菌体体系源头阻控污水处理厂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 安徽大学 张秋荣
94 基于金属纳米团簇氧化物半导体异质薄膜的突触晶体管研究 安徽大学 鲍斌
95 基于多尺度成像的高分子药物载体脾脏靶向设计及免疫调控研究 安徽大学 刘航
96 全生命周期静息脑电节律演进规范化建模及个体认知风险分层研究 安徽大学 胡世昂
97 基于金团簇间的基元反应拆解探究其演化机制 安徽大学 柴进松
98 条件驱动下有机酚转化的高毒聚合产物调控机制和关键因子甄别 安徽大学 潘晓雪
99 面向企业创新与决策的政府开放数据融合与应用研究 安徽大学 赵洁
100 环境中纳米铁矿物介导胞外抗生素抗性基因水解反应降解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李通
101 基于进化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遥感图像稀疏解混研究 安徽大学 丁转莲
102 面向多源超图的半监督局部社团检测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倪莉
103 基于自支撑薄膜的铁电隧道结突触器件构筑及阻变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臧一鹏
104 学习者认知状态自适应测评:大模型驱动的多智能体协同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马海平
105 面向云原生软件系统的自适应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安徽大学 窦晖
106 PM-AR-TiO2复合结构光催化CH4转化性能和机理研究 安徽大学 王美玲
107 深度学习与激光散斑数字图像相关法结合的偏滤器损伤原位实时诊断研究 安徽大学 贺胜男
108 亚热带森林碳增汇的磷素调控机制 安徽大学 赵琼
109 耦合时空谱特征和深度度量学习的小麦赤霉病严重度评估方法研究 安徽大学 赵晋陵
110 宇航级抗辐射CMOS图像传感器读出电路加固设计与优化研究 安徽大学 赵强
111 基于界面倏逝场调控增强型光纤微流传感器对纳米塑料的高灵敏检测应用研究 安徽大学 李宏韬
112 共价非共价双网络蛋白质水凝胶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 安徽大学 王伟强
113 ebo基因簇产物及其生物合成机制研究 安徽大学 周威
114 蜂窝探头超细金属磨粒传感器电磁耦合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 安徽大学 任艺军
11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地区长角血蜱鸟类宿主选择的化学通讯机制 安徽师范大学 赵娜
116 基于硼酸酯结构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张东阳
117 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核对称能的高密依赖行为和丰中子核中子皮厚度 安徽师范大学 郭文梅
118 全球“昆蒙框架”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自然保护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王原
119 自修复锂电池的新型液态合金微胶囊负极材料制备及其储能特性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刘金云
120 安徽大别山区森林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季青
121 面向6G泛在异构网络的流量在线分类机制与理论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汤萍萍
122 缓释碳-氧化亚氮零释放脱氮菌强化尾水氧化亚氮减排的效能及机制 安徽师范大学 洪培
123 基于CO2和PET塑料共电合成二甲酸钾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杨健
124 罗巴代数与(交错)多重混合zeta值的算术、代数、组合及几何维数性质 安徽师范大学 徐策
125 用于粮食仓储磷化氢室温高灵敏检测的单原子气体传感器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李科
126 枯草芽孢杆菌外泌体缓解ZEA诱导猪子宫内膜容受性紊乱的作用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王希春
127 齿勺扰持下高粱油菜兼用稳固吸附与低阻迁移机理及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李兆东
128 旱区玉米种床微环境种-水耦合机制与微喷灌智能调控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王韦韦
129 胞外囊泡介导的寄主昆虫长链RNA靶向调控白僵菌信号识别颗粒的功能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王玉龙
130 镁肥介导茶园氧化亚氮排放的根际过程及微生物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陈晓辉
131 还田秸秆类型对土壤有机氮化学结构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陈曦
132 丙硫菌唑及脱硫丙硫菌唑对斑马鱼生殖毒性的性别差异及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张召贤
133 基于多组学整合分析箭筈豌豆改善羊肉风味形成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黄桠锋
134 免疫凝集素IML-1通过整合素Integrin受体调控草地贪夜蛾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饶相君
135 FaEIL5调控FaSWEET1FaSWEET4介导草莓果实糖积累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谢兴斌
136 锰离子协同调控STING与氧化还原平衡拮抗家蚕BmNPV感染 安徽农业大学 黄守均
137 玉米热敏感关键基因MHS1的图位克隆及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郑撼
138 克氏原螯虾NF-Y 因子参与蜕皮激素信号通路调节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钱岑
139 茶树CsBBX19协同调控低温应答和茶氨酸合成的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童伟
140 CmPRR3-CmTOC1响应短日照调控菊花开花的分子机制解析 安徽农业大学 张皖皖
141 脱烷基酶手性选择性降解异丙甲草胺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刘军委
142 非结构化环境下物理-性能耦合受限非线性系统安全趋优控制及应用 安徽农业大学 姚焱刚
143 效应因子SJP3操控ZjWRKY40-ZjTIFY3B5A模块促进枣植原体增殖的机制解析 安徽农业大学 马福利
144 ZmWRKY92靶向zma-miR169sZmNF-YA13模块调控玉米抗小斑病的分子机制 安徽农业大学 谢珊珊
145 多方协同共创视角下区块链赋能农产品供应链隐私-透明动态均衡机制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王苗苗
146 基于仿生剪折元素的脱粒滚筒茎秆缠绕动力学特性与减振机理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王光定
147 基于脂肪酸代谢探索调控FKBP5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温家根
148 构建基于拉曼-荧光双编码探针微阵列传感器实现对宫颈癌高危病毒基因组的同步筛选分型 安徽医科大学 韦娟
149 NUP85通过TRIM21调控ACSL4介导的铁死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李贺
150 NLRP3棕榈酰化修饰促进PCOS卵巢炎症与内分泌功能异常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谢芬芬
151 孕期1-硝基芘暴露致子代ADHD样行为的发育期纹状体表观遗传重编程靶点鉴定及膳食补充剂干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王博
152 tDCS通过Mlst8mTORULK1轴调控自噬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冯小军
153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巨噬细胞免疫调控异常的 IRF5-MerTK-IFN 分 子机制及靶向治疗新策略 安徽医科大学 邵体红
154 环氧化物水解酶1通过代谢重编程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生成改善酒精性肝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孙莹茵
155 基于SharpinGSK-3β负反馈轴靶向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转化和位置信息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田大胜
156 肿瘤酸性微环境响应型MgF₂@L-Arg纳米颗粒通过激活铜死亡逆转放疗抵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刘敏
157 面向ICSI的实时分析精子质量的深度学习模型与系统 安徽医科大学 周金华
158 AP2M1通过CD147-S100A9信号通路调控AML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周猛
159 CEBPB激活CXCL2基因表达促进FAPα+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异常增殖介导RA患者对MTX应答不足的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韩陈陈
160 USP20通过抑制p53促进结直肠癌恶性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王芳
161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伤的VMH-HPC神经环路机制及Bafetinib的干预效应 安徽医科大学 葛金芳
162 触液核内TRPs信号途径调节慢性疼痛与衰老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鲁显福
163 血浆外泌体在吗啡预处理减轻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金世云
164 喉内肌功能肌束的协同-拮抗作用调控声门动态纵向闭合机制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王琴
165 索格列净通过THBS1调控ECM-线粒体交互改善复苏后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杨旻
166 肺上皮细胞衰老在呼吸道镉暴露诱发COPD 中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 檀竹霞
167 星形胶质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circSIRT2编码多肽抑制肝Kupffer细胞跨器官递送SIRT2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宋旆文
168 肠道菌群失调与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关联的前瞻性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李宝珠
169 靶向KDM4A激活PD-L1CD80介导的免疫调节途径以增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效果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裴静
170 组蛋白乳酸化介导GRSF1调控DCAF3 m6A甲基化激活线粒体自噬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王苒
171 线粒体疾病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选择性损伤的分子机制及靶向干预策略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邹薇薇
172 “搭载”肿瘤衍生的内源系统增强药物自适应深层渗透的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何晓燕
173 吡非尼酮及其衍生物调控树突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刘婷婷
174 COF-1@4PBA靶向调控内质网应激重编程巨噬细胞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及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刘加涛
175 转录激活因子3介导循环单核细胞异常增殖在肝癌—焦虑共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安徽医科大学 刘珺
176 外侧下丘脑食欲素-中央杏仁核GABA能神经通路调控青春期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孙婷婷
177 ZC3H13介导Git2可变剪接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邵伟
178 基于超级增强子的胃癌分子分型及关键遗传变异调控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倪婧
179 LATS2调控TBK1磷酸化促进抗肿瘤免疫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 徐马飞
180 DCN1通过重塑多胺代谢促进MASLD脂解和肝脏脂质异位堆积 安徽医科大学 秦伟伟
181 冬季典型大气污染过程中N2O5的非均相摄取过程对硝酸盐的影响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 李治艳
182 沸石掺杂氢氧化铝选择性分离富集退役电池回收液中硫酸锂的机制 安徽工业大学 田勇攀
183 超声喷丸诱导3D打印TC4钛合金梯度纳米结构的构筑机制与疲劳性能调控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王成
184 面向复杂环境轨行区障碍物多模态与轻量化检测方法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梁兴柱
185 高温烟气热-流协同驱替深部难抽煤层瓦斯机制及其方法 安徽理工大学 徐幼平
186 基于深度估计与可控表征的非受控动态环境三维重建与自适应感知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夏晨星
187 基于接触面积演化的硬岩结构面稳滑-黏滑瞬态失稳力学过程及机制 安徽理工大学 李育宗
188 矿山恶劣环境下矿用机器人-WSNs的协同鲁棒融合感知与控制 安徽理工大学 朱洪波
189 重力超重力复合力场强化透筛分级及其调控机制 安徽理工大学 王传真
190 深部采场接续开采覆岩时空演化特征及灾变协同控制 安徽理工大学 张向阳
191 旋转工作台高精度角度补偿机构设计与快速减振机理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喻曹丰
192 元宇宙中的身心存在与延伸:虚拟具身体验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 陈娟
193 基于级联调控的人参皂苷Rg3智能递送系统构建及增敏结肠癌anti-PD-1免疫治疗机制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 高松
194 靶向肿瘤源性PS阳性微粒介导的肺癌高凝状态研究桃红四物汤阻滞转移前生态位构建的机制 安徽中医药大学 李白坤
195 从周细胞介导的微血管功能障碍探究参芪益智方改善AD早期脑供血不足的效应机制 安徽中医药大学 王训翠
196 异构酶Pin1转录调控FOXO3介导的铁自噬抗Wilson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化痰祛瘀方的干预研究 安徽中医药大学 张静
197 SERCA2b介导的钙离子糖酵解轴调控TANs 极化在放疗抵抗中的作用及益气扶正法的干预机制研究 蚌埠医科大学 范方田
198 巨噬细胞-脂肪细胞交互诱导脂肪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募集驱动克罗恩病肠系膜肥厚增生的机制研究 蚌埠医科大学 李静
199 机器学习赋能的光电化学多模态生物传感器用于胰腺癌早筛的无创分析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李传平
200 基于点扩散函数卷积模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涡流检测损伤重构 安徽工程大学 程军
201 α-稳定噪声驱动的二阶随机系统的统计推断及其应用 安徽工程大学 张雪康
202 层状微纳异构Cu304不锈钢复合材料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安徽工程大学 李建生
203 超高性能混凝土“热压养护”新方法及其性能调控机制 安徽建筑大学 杨军
204 基于多功能CPTU的火星模拟土壤原位工程性质与其参数解译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 吴盾
205 复杂网络拓扑指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建筑大学 刘家保
206 母乳唾液酸化IgG桥连介导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肠道黏附并免疫耐受性定殖机制 安徽科技学院 陈春旭
207 面向青少年心理危机预警的大模型诊断智能体研究与应用 合肥师范学院 苏喻
208 限域手性磁系统中斯格明子动力学的电调控研究 合肥师范学院 吴耀东
209 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的合成及光催化N2CO2偶联合成尿素研究 皖西学院 刘冬东
210 面向复杂退化场景的水下图像增强研究:注意力引导的多维度特征协同增强 合肥大学 杨静
211 城市下垫面对夏季雷暴模态影响的边界层先兆信号识别与热动力机制研究 铜陵学院 石涛
212 随机非线性约束系统预设控制理论及其在机器人系统的应用研究 铜陵学院 方连娣
213 软件定义低轨卫星网络灾害保护研究 滁州学院 马丽生
214 基于组学与功能验证解析WRKY调控三叶木通木质素合成的抗病机制 滁州学院 文锋
215 深部混合成因煤层气地球化学要素约束机制研究-以宿州矿区为例 宿州学院 魏强
216 用于氚检测的聚硅烷基薄膜塑料闪烁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浦文婧
217 聚变大型机械手高精度抓取规划与在线状态映射机理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左从菊
218 基于多模态信息挖掘的复杂捷变脉冲流序列语义表征与识别技术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王军
219 CDK1-OTUD1-PPARγ信号通路增强脂肪酸生物合成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姚寒晖
220 靶向长滞留核素药物的构筑及其对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应用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潘博
221 基于SyMRI与影像组学的子宫肌瘤MED12突变状态无创预测模型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韦超
222 超声监测下恢复胞外力学微环境减少微血管渗透性以抑制难治性甲状腺癌转移的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胡蕾
223 口腔鳞癌NT5E介导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及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周瑜
224 基于mRNA技术增强PDL1信号的免疫耐受性树突细胞用于自身免疫病治疗及机制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刘潜
225 亮菌多糖调控肠道微生物缓解酒精性肝病的机制研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曾素玲
226 基于GM-CSFR信号域的新一代CAR巨噬细胞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 雷安华
227 基于眼动和脑电的视觉信息皮层下快速处理的机制研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黄俊
228 PpMYB18动态招募PRC1TPL1SWI-SNF抑制复合体协同反馈阻遏红肉桃花青苷合成的分子机制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周晖
229 OsMADS16和OsMYBS2协作调控TSSL3.2表达参与GA合成介导水稻柱花伸长的分子机制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党小景
230 Annexin A1调控线粒体自噬介导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减轻狼疮性肾炎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 陶娟
231 不同压缩锥度对紧凑环加料系统性能提升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叶扬
232 纳米陶瓷颗粒改性的粉末冶金高强铝合金析出相调控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杨清
233 大模型意图挖掘增强的智能推荐技术研究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吴李康
234 高灵敏核酸免扩增CRISPRCas12a正反馈级联放大系统构建及酶协同激活机制研究 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朱灿灿
235 超声波与微纳米气泡协同增效强化喷雾降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李刚
236 泛素连接酶GhPUB42调控棉花响应重金属Cd胁迫的分子机制 中棉所长江科研中心 魏喜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258666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